下面是一些关于殡葬风俗的介绍:
搁棺吊唁:搁棺的时间没有强制性规定,宋元以后,古代有条件的家庭通常会停棺“七七四十九天”,后来部分地区将此简化为七天或三天。许多乡下人家,会在院内搭设灵棚,如果家里没有院子,则会选择搭在宽敞的路边。传统的灵棚一般占地约20㎡,高3m左右,顶上用黑色的布盖上。
守灵:湖北、川渝部分地区的人,在守灵时会通宵打麻将。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条件苛刻,常有老鼠出没,打麻将可以弄出声响吓退老鼠,保证遗体的完整。另一种说法是,守灵时间长,人们需要做些事情,驱散身体的困倦与心中的阴霾。
喜丧:若死者满足全福、全寿、全终的条件,则可以进行“喜丧”。此时人们认为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所以会“白事红办”。在四川地区,一些高寿老人去世后,主人家还会特意准备一个“寿碗”,赠送给前来吊唁的客人,意为将长寿分享给宾客。
出殡:各地出殡时间各异。像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迁棺吉时由风水先生掐算出来,但一般集中在正式仪式前一天的半夜到当天凌晨。而一些地区则是习惯早晨出殡。
哭丧:在送葬路上,因为情绪悲痛而忍不住失声痛哭,是人之常情,但确实也有哭不出来的时候,这就催生出了“哭丧人”这个职业。哭丧人的行当很古老,古代的“挽歌郎”就是哭丧人的前身。但那时候的“职业性歌手”大多由男性担任,现在民间的职业哭丧人则多为生活所迫的女性。
摔盆:起棺之前,北方大部分农村地区还需要由长子或长孙将陶盆摔碎(没摔碎也不要摔第二次)。
花车队、乐队、腰鼓队、高跷队、舞狮队:在路上的站位也是有讲究的,各地风俗也各异。
孝狮奔丧:一种葬礼专用的舞狮活动,常见于广东、福建、港台等地区。
成敛:老人去世的第二天,晚辈们披麻戴孝,与材夫一起将平日搁置的寿材(棺木)抬至香火间,继而又将先人遗体护送到香火间。
遗体抬扛时不可露天,而须用一把雨伞遮住遗体上半身。寿材放在香火间后,材夫在棺木底铺上四十九个石灰包,再铺上草席和棉被。准备就绪后,长子穿寿老衣,背挎招魂袋,腰系黄丝带,与兄弟一起用一根称杆扛一酒壶去买水。买水回来后,给死者沐浴,完毕后为死者穿上老寿衣,挂上招魂袋,腰间缚上金丝带,女性还要穿上百褶裙,并从死者口中拉出含口菱。
入殓:长子捧头,幼子捧脚,材夫用白布提腰,众亲扶持,轻轻将遗体放入棺中。将四季衣衫放入棺中,每放一件,材夫大声唱诺。放入小被、日常用品,蕞后放入几样用糯稷菽杆做的特殊物品,如梯子、拐杖等。子孙们见过蕞后一眼遗容后,在棺面扯上丝棉,在棺材头尾两侧挂出几缕红绿线,然后推上棺盖,但暂不落钉。
火化:现在推行火化,租用一口同时也是冰柜的棺材,一直用至到殡仪馆为止,故无需落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