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在词汇意义上,“尸”字在甲骨文里就有,字形就是屈膝或侧卧的人形。殷商时期或更早,氏族成员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后,会被扶坐在高台上受祭祀,其身体称为“尸”。后来,在丧事的发展传承过程中,由活人化妆后充任逝者,接受祭祀,这个活人的形象也叫“尸”。再后来,用木板等刻上逝者的名讳,作为祭祀对象,叫“神主”,之后活人充“尸”就逐渐没有了。大体上讲,战国之前,“尸”字就是以活人充当祭祀尸的意思,没有尸体的意思。
“屍”字是篆书造字,小篆里有,意思就是尸体的意思。由于在丧事发展过程中,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尸”的操作被“神主”取代。小编知道在秦汉之后,到隶书楷书中,“尸”和“屍”意义合并,“尸”作为本字,“屍”作为尸的异体字(也是古今字),表示尸体的意思。注意,屍不是尸的繁体字,尸是古字,屍是今字。尸有许多义项,表示尸体意思的就是屍。
丧事活动中,按一般礼俗,人死后,放在停尸床上,叫停尸。也有将快要咽气的人放到停尸床上等死的,叫“挺尸”。从秦汉六朝隋唐,到五代宋元明清,中国历史两千多年,都是这样的。现在也是。
停尸是丧事活动的第一阶段,从上停尸床开始到入棺为止,按《仪礼》《朱子家礼》等规范文本的规定,时间为三天。即第一天沐浴、饭含,第二天袭衣、敛衾(小殓),第三天入棺(大殓)。入棺之后,就是停柩,不是停尸了。
小编知道在现在的生活中,生活节奏较快,社会化水平较高,丧事入殓当天就可完成。一般意义上讲,三天下葬的,当天晚上入殓;看日子发丧的,入殓之后的第二天开吊,开吊之后的第二天出殡。一般来说,从人咽气到入殓进棺,这一时段叫停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