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季清明节,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在古代,最能激发人类悲观情绪的季节,大概除了秋季,剩下就到春季了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首寥寥数语却传唱千年的古诗,把古代中国文人骨子里悲凉人文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遥远的古代,游子们远离故土,在一切都是未知的他乡漂泊,在过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十分落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闭塞,从而造就了古人一旦离开某地,再想与之联系,除了书信之外,基本再无其他更加有效的办法。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穿越回到古代,我们在某个春节过后,踏上去往他乡讨生活的路程,恰逢春雨蔼蔼的某个黄昏时分,举目无亲的陌生环境,望着远处寂寥的天际边上,缕缕炊烟伴随着朦胧雾霭,路过晚归的牧童骑着老牛,丁零的铃铛声伴着牧童的吆喝声,慢慢随着烟雨,消失在陌生村落旁的桑树中,此情此景,怎一个乡愁字了得。
在当下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我们今天甚至来不及去体会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便要匆匆去准备迎接明天一地鸡毛的生活。
我们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也在迷失自我中,忘记那份曾深深烙印在中国人骨子里延续了数千年特有的哀愁。
我们越来越变得麻木不仁,变得冷漠,不再愿意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我们也慢慢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工具人,正努力地,绝望地融入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里,终将活成我们自己曾最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