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是日本山口大学植物学系博士三年级学生,他离开家去日本后,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原先听说日本博士学位难读,但植物学和动物学是例外,因为这两门是无底洞,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深造程度,显然,这条路上,刘先生是一位不知足的人。博士三年级上学期的中期答辩考核临近了,刘先生一次次前往野外采集研究标本,在需要采集一种腊叶标本时,他不得不前往横滨,然而就在横滨一个郊区中,他却有了不一样的发现。“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寻找腊叶上面,没想到在这种地方还能见到墓地。日本的墓地大多分布在城市里,但这种地方,太罕见了……它们很明显,成片成片地,墓碑是方尖碑形的,像矮小的石碑,大约有数百个。”刘先生发现的,是一座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人墓地,而这些中国人的经历,要从洋务运动说起。
一八六一年三月,恭亲王奕欣向慈禧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启。一八六六年,奕在与李鸿章、张之洞和左宗棠等一批清朝元老的交流中,统一了他们对于建设清朝海军的认识和意见。当时他们阅览了一批由中国人翻译的西方典籍,对其中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英国的崛起过程映像深刻,他们崛起的共同之处,就是海军。曾国藩在其家书中写道:“国疲则民敝,海军弱则国弱,此自然之理也。因其能制衡八方,无所不往,故西夷以之而愈强者,亦自然之理也。”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清朝顶层人物一致决定,要设施和人才两手抓。设施方面,向西方海军发达国家直接购买装备。人才方面,向西方以及其它海军强国派出留学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亲自出访美国和欧洲一些海军强国,考察他们在海军建设方面的成就。当时美国看到了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利益,江南制造局就曾在美国订购了数量巨大的工业机器,如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煤炭及其它矿石的挖掘机器和运输机器,以及各种军备物资,如当时的步枪枪管、新式弹仓,以及海军重型火炮车间。因此,美国极力拉拢李鸿章,希望他们订购美国生产的各种装备。当时的招待非常隆重,《李鸿章历聘欧美记》中载:“李鸿章遍历美国东部,所到之处,无往而不招待周祥,故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莫不投其所好。”美国做这一切,无非是垂涎于清朝口袋中的银两。
在大量购入西方各种设备的同时,清朝也派出了许多留学生去国外深造。如果说设备方面的主要推动者是恭亲王和李鸿章,那人才方面的主要推动者就是同治皇帝了。一八六九年,同治皇帝向左宗棠等人下达的手谕中写道:“东瀛所以强者,赖其多能人志士也,能人志士需学,何所学,学向西夷,学其新式科目、技术以强邦。著命左宗棠、刘锦棠等凡一十二人,总领大清资助之留学生事宜,朝廷拨两,学期一到三年不等,期满而还。”为加速推进这件事,同治特赐刘锦棠上书房行走权,命其亲自挑选赴日本留学学生名录,并将家庭背景上报给自己。第一批赴日留学的学生,总数几十人,平均年龄只有十几岁。
同治年间赴日留学的学生中,学习各种科目的都有,其中就包括海军军事学习。相比后来的国家资助留学,当年清朝对这些留学生的资助力度相当可观。这些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主要由清政府承担,少部分由日本方面承担。日本的担负是有代价的,清朝承诺扩大对日本先进设备的采购量。这些留学生在离开日本前,将清政府资助的银两换算成日元,仅以当时资助的生活费用为例,一八七零年,清政府平均资助每位留学生生活费为每个月300日元,日本方面的资助要少得多,大约每位留学生每个学期只有不到300日元。按照现在的人民币汇率计算,这些留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大约为3000元左右,对于一位学生而言,这个数目可以过上很不错的生活了。
当然,清政府的付出是有收获的。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在海军建设方面卓有成就。明治天皇引进了西方整套海军建设思想,从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海军装备技术、海军装备制造,到训练领域和实战方法,无所不包。以人才培养为例,当时日本和清朝在海军人才培养水平上可谓天壤之别,当时的清朝学生去了日本,几乎都觉得不同凡响。《清末留日学生》中记载说:“一些学生尚未出洋时,若告以日本政治之善,学校之备,风俗之美,人心之一,也许会以为这些是阿谀之词;及抵其国门,目之所见,身之所接,始以前言非为溢美,不觉向者狭隘之心,化为恢弘矣,偏视之见,化为大公矣,非特知识因之而增,即爱国爱人之心,亦因而发,这是千万留日学生的共同感受。”
当时的日本海军教科书与清朝差距很大。清朝教科书中充斥着理论气息和学究气息,却没有多少实践方面的内容。例如,当时的一本海军教科书中写道:“海军重舰头桅十二丈,后桅八丈,铁炮四十二门,铜炮三十二门,鸟枪腰刀各六百余……”当时参观清朝海军的英国军官维尔福斯克曾感慨说:“你们的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来记忆这种内容,而这些知识其实根本不需要记忆,在任何一本教科书内都可以找到,如果你想了解它,去翻教科书就是。”
相反,当时日本引进的西方海军教科书却远非如此。当时出版的《大英帝国海军初级指导》中,全部都是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关于战船第二级甲板铁炮换弹方法时,书中写道:“换弹手换弹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去想正在进行的战斗,而要全神贯注在本职工作上,其它岗位也是如此,必须要练就在执行任务中内心如同钢铁一般冷酷无情的心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职责上的效率。”在这种理论知识后面,都配有相应的实习课程,实习课程也有详细的评分系统,确保落实到位。
这些赴日留学的学生学成归国后,立即成为中国海军部队的中流砥柱。例如,当时北洋海军的“平远号”、“扬威号”等相对次要的战舰副管带,甚至极个别的管带,都直接由这些留学生出任。当然,主力战舰中,这些学生由于没有实战经验,只能出任辅助性质的岗位。甲午海战失败后,清军死伤惨重。仅海军阵亡人数就高达三万多人,受伤及失踪人数数不胜数。《甲午海战史》中记载:“定远号被击中后多处失火,分布在舰上的官兵,有的被巨大的爆炸冲击波直接炸入海中,有的身上着火而无法及时扑灭,纷纷跳海,有的因为惊慌失措,也和周围的战友一样,选择了跳海。”这些跳海的官兵,或因溺水,或因撞击,或因其它种种原因,大部分阵亡了,也有少数存活者。当时的海战交战条例是不允许杀害俘虏的,同时也要主动援救俘虏,当时日本海军的整体素质很高,武德极好,落水的清军士兵,或多或少都被救上来一些。
这些俘虏中的一部分被日军遣送回国,另外一些,虽然去了日本,但由于身负重伤,不久后就离世了。而刘海清在横滨发现的这座中国军人墓地,正是当时阵亡的一部分清朝海军士兵的墓地。不过,或许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这些战士中的大多数,墓碑上整齐划一地镌刻着4个刺痛人心的字:清国战俘。后来,其中一部分墓碑上的“战俘”二字,还被涂抹掉了。部分战士的墓碑上,这四个字下面还写着他们的姓名。刘海清的发现,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讨论。其中一部分学者希望通过合理渠道,将这些将士的遗体带回祖国。为此,不少学者感叹:“由于当时的战斗是海战,这种海战中阵亡的士兵遗体是几乎不可能被找到的,没想到今天竟然还能找到他们。他们在这里悄无声息地睡了一百多年,是回家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