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好几年前就有一个段子说这年头没病没痛还千万别想着死,因为死不起啊。如今又有一个更加劲爆的新闻映入眼帘,就是民政局称我国很多省份现有墓穴10年内将用完。真的是绝了。人活着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安身之所,到了死的时候竟然连个葬身的地方都没有。好讽刺啊。不过也有网民调侃,中国地大物博,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只是富贵人家懒得上山拜主,让那么自在地在建好的墓林里轻松拜主。若说祖先有得选择,谁不想在空旷的地方安魂,非得和大伙一起挤在密密麻麻的墓园里呢?
民政部报告称多数省份现有墓穴10年内将用完
民政部101研究所昨天发布《2014-2015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在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的背景下,目前特大城市存在墓地价格虚高等问题。与此同时,各级ZF对殡葬事业的投资严重不足。
绿皮书主编李伯森介绍,墓地价格虚高是当前殡葬行业的热点难点之一,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墓价虚高、群众安葬负担重、土地供应压力大。
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曾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新时期的殡葬必须要突出节地生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表示。
《报告》指出,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建立一整套衡量殡葬改革成效的指标,导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火化率,骨灰装棺再葬问题突出,偷尸、卖尸道德沦丧,例如粤桂交界地带近年来发生的系列跨省偷尸、贩尸顶替火化案件等。
张世峰表示,我国火化率已经由前几年的51%下降到了现在的40%多。追求火化率在个别地方确实有些过分,推行火化仍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础。
绿皮书中指出,北京地区居民2014年的平均殡仪消费为15193元,其中市区居民平均消费约为1万元,郊区居民平均消费约为1.8万元;平均安葬消费约为27644元,其中市区平均消费为7万元,郊区平均消费约为4750元。由此可见,2014年北京地区居民的殡葬消费平均达到42837元,而市区居民高达8万元。其中公墓消费占市区居民整个殡葬消费的87.5%。
尽管墓地消费高,但价格相对低很多的生态节地葬,却受到市民冷落,近两年北京整体生态节地葬比率仍不足10%。
墓穴只够用10年 网友: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死者为大,这是中国人的朴实信仰。近日一则墓穴只够用10年新闻让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到了殡葬行业。民政部101研究所发布《2014-2015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该绿皮书还提到特大城市存在墓地价格虚高问题。墓穴只够用10年引来部分网友担忧,有网友称以后自己还有地方葬吗?不过很多网友都认为不必如此担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特大城市或许存在不够用、价格高情况,但是老家农村肯定有地方的。落叶归根也是让自己一生圆满。
民政部101研究所发布《2014-2015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在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的背景下,目前特大城市存在墓地价格虚高等问题。与此同时,各级ZF对殡葬事业的投资严重不足。
绿皮书主编李伯森介绍,墓地价格虚高是当前殡葬行业的热点难点之一,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墓价虚高、群众安葬负担重、土地供应压力大。
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曾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新时期的殡葬必须要突出节地生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表示。
绿皮书还例举北京:北京地区居民2014年的平均殡仪消费为15193元,其中市区居民平均消费约为1万元,郊区居民平均消费约为1.8万元;平均安葬消费约为27644元,其中市区平均消费为7万元,郊区平均消费约为4750元。由此可见,2014年北京地区居民的殡葬消费平均达到42837元,而市区居民高达8万元。其中公墓消费占市区居民整个殡葬消费的87.5%。
尽管墓地消费高,但价格相对低很多的生态节地葬,却受到市民冷落,近两年北京整体生态节地葬比率仍不足10%。
评论认为无论如何,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个健全的城市功能中,应该不能缺乏对于死后之事的安排。这应该是殡葬业公共属性的最基本要求。若一方面不增加墓地规划,一方面任由“市场手段调节供需”,岂不是在人为制造“死不起”的民生之困?至于倒逼移风易俗,如果是以牺牲公共责任的方式去实现,则更是有推卸责任之嫌。
殡葬业所暴露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问题,而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如何建立一个“让死者有尊严,活者能从容”的殡葬生态,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迫切正视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