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者在安慰支持哀恸者时最主要的原则是:尝试着去了解、去接触哀恸者此时的心境,并给予共情性的陪伴、关怀、回应与照顾。
失去亲人的心理打击是沉重的,而如果亲人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么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如亲人是因为癌症病逝等)更加的令人难以承受,也使得哀恸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哀恸的历程会持续更久。
在面临亲人突然之间死亡的事实时,哀恸者通常会先感觉到震惊,并且难以置信,甚至会暂时陷入麻木的状态。接着下来难过、悲伤的情绪会一涌而出,哀恸者在这个时候会开始哭泣,并陷入极度悲伤的情境。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日子里,哀恸者会有强烈的失落感、持续的情绪低落、毫无食欲、无法集中精神、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等等类似忧郁的状态。
哀恸者的悲伤一方面是因为重大失落后的心理反应(永远的失去心爱的亲人了),另一方面也参杂了当哀恸者在想到亲人不幸的悲惨命运(如想到孩子在人生才要开始的时候却被夺走了生命;想到家人好不容易辛苦的一辈子,才要开始享受时却死于非命;或想到老人家无法寿终正寝)的哀伤,以及在想到当亲人在意外惨死的过程中所经历到的极度惊恐害怕的痛苦感受,因而感到痛苦与不忍。
作为陪伴者,在看到哀恸者沉陷于悲痛情绪中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对哀恸者有所帮助,又有哪些做法是比较不恰当或没有帮助的呢?
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陷入极端的哀伤时,他(她)的难过、哭泣是不可避免,不应该去压抑。如当哀恸者因失去亲人而陷入悲伤情绪时,陪伴者不要因为怕让哀恸者过度难过而告诉哀恸者:“不要哭了”、“不要难过了”。其实,这时候“共情”的去聆听哀恸者诉说他伤心欲绝的心情、难过痛苦的回忆,或是内心的遗憾与歉疚感等等,才是协助哀恸者走过悲恸过程的重要开始。 陪伴者在安慰哀恸者时的最主要的原则是:尝试着去了解、去接触哀恸者此时的心境,并给予“共情性”的陪伴、关怀、回应与照顾。
而所谓的“共情性”的陪伴,可以是陪着他默默的哭泣、陪着他去对老天的残酷无情表达愤怒与抗议、陪着他去谈内心的痛苦与遗憾等感受、陪着他去说出内心的自责与对死者的歉疚感、或给予他真诚拥抱安慰等,也可能是当哀恸者表示想一个人静静哀思时,陪伴者默默的陪在一旁等等。当我们能够去接触哀恸者当时内心的感受时,往往我们就能做出“共情性”的回应。
必须指出,在这个时刻,陪伴者并没有办法去减少哀恸者内心沉重的悲恸,但当我们能够去接触到哀恸者内心最深层的哀伤与痛苦时,这样的陪伴、支持与安慰能够让我们与哀恸者的痛苦、绝望的心灵产生一种“情感联结”,而这样的情感联结对于哀恸者来说,虽然不能减轻其悲恸的心情,却能陪着他去承受、去经历、去走过这段最不堪的生命历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正常的情况下,哀恸者的忧伤会逐渐平复,生活和人际交往也会渐渐恢复正常,彷佛时间医疗了悲伤,哀恸者也就逐渐的从悲伤哀恸的历程中复原了。